淡水鯧魚種越冬成功與否,對于魚種成活率高特別重要,尤其是利用溫泉越冬的魚種。因此,在溫泉越冬的淡水鯧魚種,在出池轉塘時,必須認真做好如下工作:
(1)準備好儲種塘
魚種出池前,要預先準備好儲種塘,面積大小可視魚種多少而定。同時要按一般育種塘的規(guī)范認真做好清塘、施基肥、放試水魚等一系列工作。
水深保持1m左右,確信水質毒性已完全消失后,將試水魚撈起才可以放魚種,以保證有一個適合魚種生長的水體環(huán)境。
(2)不需拉網鍛煉
一般淡水養(yǎng)殖魚苗,在出池前需加強魚體鍛煉,實行三罟二吊或二罟一吊,目的是使魚苗有健壯的體魄以適應外運。
而淡水鯧由于鱗片細小,容易受傷,因此不需拉網鍛煉,最好在各項運輸器具準備就緒之后才圍捕,圍捕后只需歇息1-2小時便可運輸。
如圍捕時間過早、吊水時間過長,則魚體容易受傷。
(3)選擇適當的天氣
魚種出池必須是在氣溫、水溫穩(wěn)定的季節(jié),同時還要選擇晴朗的天氣,而避免悶熱、陰雨或久陰不見太陽的日子。
(4)備足圍捕網具
因淡水鯧具有起捕率高的特點,一般起捕率可達95%以上,因此必須備足圍捕網具,保證有足夠的吊池,以免引起魚群過密而產生缺氧浮頭。
如果吊池不足,魚群密集將出現浮頭時,應迅速釋放部分,待第二天再捕。
圍捕時,應選用柔軟、表面光滑的力士膠絲制成的網具,同時操作要輕,避免魚體機械損傷。
(5)運輸用水
為提高魚種運輸成活率,運輸時盡量不用溫泉水,就地采用水質清新、古有機質少、溶氧量高的江河湖庫水或清潔的池塘水。
(6)運輸器具
運輸器具可采用帆布桶或水桶,如人工挑的可用竹籮,運輸密度不宜過大。一般底徑寬1.1m,高1m,口徑寬90cm的帆布桶,每桶載8-10cm魚種3000尾為宜。
運輸時人工增氧動作要輕,不要用力拍擊,以免擊傷魚體。